在2月24日落幕的《2022品牌产业互联战略暨高空安全作业技术交流会》中,有一场精彩绝伦的《2022文旅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论坛,旨在进行学术探讨、汇聚发展成果,并探究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的发展趋势,助力中国文旅产业发展。

参加此次论坛的有:广东省舞台美术研究会会长梁溪清老师;广东省舞台美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光境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海老师;广东省声像灯光科技促进会会长、广州大学彭妙颜教授;亚太舞台安全联盟委员会李锦波老师;美国宇舞国际索具总监时明升老师;广州市耀纳舞台科技有限公司柯自贵先生。

左:柯自贵、时明升、李锦波、梁溪清、彭妙颜、赵海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场思想交锋要点!
Q1
文旅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受国家政策扶持,相信彭教授对于文旅板块也颇有研究,或许可以给我们分析一下文旅环境变化的优势和痛点?
① 文旅产业是国家近十几年都在推进的政策规划,国家成立文旅部,地方设立文旅厅文旅局,紧跟步伐。
② 国家文旅部每隔三个月就有一个指导性的意见,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疫情期间更是需要拉动内需,夜游经济等出现,不乏爆炸性项目。
③ 沉浸式、互动式、微小的、体验的文旅受到欢迎,政府鼓励有技术含量的、体验式、裸眼可见的项目。
(彭妙颜教授)
Q2
如何建造具有特色,成功输出有文化且具有记忆点的旅游景点,梁老师作为舞美设计的翘楚,能不能从景区整体设计上谈谈自己的心得呢?
① 文旅是在发展中的,2018年成立的文旅部,总体而言是一件新生的事物。
② 舞美工作者从事多年剧院剧场等设计,成为文旅设计者相当于从小舞台走向了大的空间,思考方式、受众群体、场景设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③ 警惕假大空、耗资巨大但没有效果的文旅项目。
④ 文旅走向小而精,文化小镇等在地性文旅受到欢迎,但没必要追求欧洲小镇之类水土不服的设计。
⑤ 政府、从艺者回归冷静理性,更切实际。
⑥ 艺术一重复就疲劳,作品可以从有生命力、有内涵切入,更多注重个性、专属性、唯一性。
⑦ 很多项目蓄势待发,虽然受疫情影响按兵不动,但是可以在此期间多做准备,等下一个井喷式机遇。
(梁溪清老师)
Q3
科技与文化旅游的融合越来越紧密,风格变幻的灯光、展现地方文化特色的视频内容成为了园区内越发亮眼的存在,赵海老师能不能谈谈灯光视频现在的应用和以前相比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呢?
① 灯光的炫与演出都不是真正的文旅,要让光在讲故事、景观在讲故事、影也在讲故事,三者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文旅体系。
② 一个景区必须要有一个准确的文化定位,有差异性。
③ 投影载体一般都是投影到墙上、LED屏上或者建筑上,平面载体较为单调,用灯光、材质呈现一个立体的空间,在立体空间再通过投影、演员表演组合展现特色。
(赵海老师)
Q4
耀纳也有不少文旅行业的案例,很多场景需要用到桁架来做整体架构,波叔在安全结构这方面也是行家了,有什么可以跟我们分享的吗?
① 将文旅景区视为一个舞台,灯光、音响、投影等细节要看导演需要什么样的效果,而整体安全这块也要看很多细节,比如材料、高空作业等,从生产设计方面就要考虑到特色、安全问题。
② 过程中发生安全隐患,统筹人员需及时安抚、梳理人群有序离场。
(李锦波老师)
Q5
文旅场所安全结构实际操作还是有很多讲究的,刚刚时老师也给我们进行了高空作业的实操演练和理论讲解,时老师也针对文旅这块给我们讲讲吧!
① 高空作业团队是帮助艺术老师们呈现设计效果,理念是“安全、高效“。
② 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安全需求,要达到标准是需要注意很多细节的,力求形成一个行业标准,有明确的指导性的意见,共同呈现艺术效果,推动行业进步。
(时明升老师)
万分感谢各位老师前瞻性的分享!展望未来,技术+艺术+数字化将成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希望我们能够携手共进,于变局中开新局,共同促进文旅产业创新融合高质量发展!